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品资讯 >用药指导 >

阿法替尼需要长期服用吗(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发布时间:2022-04-30 09:39:25
来源:iyaoba.com
作者:印度第一药房
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去年一个女病人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单身一人在外工作打拼,25岁诊断肺癌,可谓是大不幸,但她很独立坚强,没有让父母知道,今年28岁,仍然活动如常,她说很感激当年坚持建议她做基因检测的床位医生,检测基因后发现有基因突变,口服了靶向药,还好她副反应几乎没有,肿瘤也控制的很好,至今还活动如常,也就是说,有很多肿瘤患者可以通过靶向治疗生存很长时间。

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癌症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采用个体化治疗模式。而基因检测在肿瘤精准化诊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因是什么?基因就相当于生物的密码,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在现有的研究中,基因检测对多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极具有指导意义,比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D20检测,可以用于指导靶向药美罗华的使用,乳腺癌的Her-2基因检测可以用于指导靶向药赫赛汀、拉帕替尼、吡咯替尼的使用。基因检测是一个检查手段,主要作用是用于指导靶向治疗,并据此判断靶向药耐药问题及个体的预后情况。

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而在所有的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生率最高,也是全球投入研究最多的癌种,基因检测对于肺癌患者的意义也是最大的,占据肺癌一大半的肺腺癌病人获益最为显著。按照NCCN指南建议,所有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来判断是否可以使用靶向药物。相比较传统的治疗方式,靶向药物在部分肺癌病人中发挥了难以想象的疗效,这个是传统治疗根本无法企及的。在门诊,我遇到过许多例晚期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之后一个月,咳嗽症状好转了,胸水消失了,食欲恢复了。还遇到过数例口服靶向药十年的晚期肺癌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生活质量非常好,而口服靶向药五年以上的不在少数。所以,基因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主要的意义在于提示有药可用,而不是盲目的去选择毒性很大的放化疗,这种高效低毒的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存期的延长。

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至于非小细胞肺癌中不同的靶点所对应的靶向药,以前讲过多次,主要是针对EGFR靶点的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二代阿法替尼,三代奥西替尼。针对ALK基因的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劳拉替尼等等,针对ROS1基因以及针对C-MET基因的一些靶向药物。近几天,有个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药监局网站传出信息,批准了靶向药奥希替尼(泰瑞沙)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国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比例非常高,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患者能够有机会使用此药并获益。

肿瘤患者为什么做基因检测,有些人通过基因检测吃靶向药活过5年

对于肺癌患者,基因检测目前主要作用是指导靶向药的使用,其实它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比如通过基因检测判断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比如检测基因TUBB3、STMN1,两者都是低表达型者,对长春花碱、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等化疗药疗效好。除此之外,基因检测也越来越多的用于PD1/PDL1这类免疫治疗药物的患者选择,并用于预测疗效。

点击进入肺部疾病康乐家园,胡医生一对一的家庭医生式回复,让您获得最新诊治信息,减轻病情,恢复健康。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点击进入肺癌诊治专栏,专业靠谱而又浅显易懂,消除疑虑,延长生命。

#真相来了# #清风计划# #青云计划#

推荐阅读:

下午来了鼓楼医院,感觉还是鼓楼医院高大上啊。肿瘤医院有点憋闷的环境,可能是空间小的缘故吧。 两个医生给了的方案有点小差别,上午肿瘤医院的主任说骨头还好,下午鼓楼医院的主任说骨头好像有转移了,建议每个人月输液药水防止骨破坏。 有一个共同的意见就是肺部的病情暂被时控制住了,没有发展。让阿法替尼继续服用。 接下来要定期用上防止骨转移的药吗?是不是一定要用上呢?听说一用上就不能停止的? 纠结中。没有更好,但也没有更坏,一切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 下一步,想请骨科的医生再看看骨扫描的片子,自我感觉骨转的药还是要谨慎使用。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晚期病人每走一步都挺不容易的。 有相同情况和相同体会的朋友可以欢迎给我留言,让我了解一下你们的治疗情况,再进一步做出自己的治疗决定。谢谢!

客服\/信
扫一扫,添加顾问,了解国外进口药品信息资讯
56000+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