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靶向药是目前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推荐的一线标准用药,目前已经上市的共有三代肺癌靶向药。
其中阿法替尼,商品名吉泰瑞,是首个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上市的二代EGFR-TKI肺癌靶向药。并于2018年10月,正式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一、阿法替尼的有效性如何?
1、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有效性
在由吴一龙教授牵头的LUX-Lung 6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共纳入了364名患者(其中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的242人,接受基于铂类化疗方案的122人)。
结果显示,阿法替尼与基于铂类化疗方案相比,显著改善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11个月 vs 5.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中近90%为中国人,并且在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大约有10%的人群获得了长期应答,也就是接受阿法替尼治疗超过了3年。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阿法替尼突出的临床疗效。
2、和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的比较
当我们讨论阿法替尼的有效性时,总是不可以避免的和一代靶向药做对比。
截止到目前为止,一代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和二代阿法替尼,哪一个更适合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仍然充满争议,CSCO指南中也没有明确的建议,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但是也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研究表明了阿法替尼的优势:
在一项来自日本的回顾性研究中,在治疗失败时间上,阿法替尼相较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显示出了更好的效果(13.1个月vs 9.2个月vs 9.8个月)。
来自韩国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也表明了阿法替尼较好的临床结局,阿法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为19.1个月,而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mPFS分别为13.7个月和14.0个月,分别延长了5.4个月和5.1个月。
3、非经典EGFR突变的NSCLC患者的有效性
同为EGFR突变,也会有不同的类型。
除适用于主流的突变类型外,阿法替尼对10%-15%的非经典EGFR突变的患者,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在一项来自全球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中,阿法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有13%(75例)存在非经典突变,这些患者最终的中位PFS达到了10.7个月,OS长达19.4个月。
这一数据和常见突变的患者接近,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2018年FDA批准了阿法替尼用于治疗非经典EGFR突变的NSCLC患者。
随后台湾地区也批准了类似的适应症,并且仅将阿法替尼用于非经典突变的治疗纳入了医保中。
因此针对非经典突变的患者,阿法替尼可以考虑作为主要的一线治疗方案。
4、脑转移患者的有效性
在所有的肺癌患者中,约有20%-65%的肺癌病人可能出现脑转移。
脑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化疗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或通过率较低。
在汇总了LUX-Lung 3和LUX-Lung 6两项研究中脑转移患者的数据后,我们发现:
相较于化疗,阿法替尼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8.2个月vs 5.4个月)。
在另外一项来自台湾的研究中,49例基线脑转移患者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的mPFS为9.9个月,吉非替尼为8.9个月,厄洛替尼为7.2个月。
因此阿法替尼对于脑转移的肺癌患者来说,是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的。
二、阿法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如何?
在安全性和耐受性上,阿法替尼一直存在副作用更大的问题,常见的皮疹、腹痛腹泻,发生的概率都高于第一代靶向药。
但一些前瞻实验表明,通过剂量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阿法替尼的不良事件发生,且不会影响疗效。
在LUX-Lung 7实验中,阿法替尼组的患者使用剂量为40mg/d,吉非替尼组的使用剂量为250mg/d。
结果表明阿法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吉非替尼组(11个月vs 10.9个月),和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11% vs 4%)。
在RealGiDo研究中,阿法替尼治疗组中31%的患者起始剂量≤30mg/d,其临床疗效(TTP或TTF)与总体患者人群相似。
因此通过以耐受为指导的剂量调整,可以减少阿法替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三、在一二三代靶向药中,
阿法替尼的使用顺序?
目前,一二三代靶向药中,二代阿法替尼的最佳治疗顺序仍然存在争议。
在GioTag研究中,一线阿法替尼序贯二线奥希替尼治疗,显示了令人鼓舞的TTF和OS结果,亚裔患者的中位OS更是高达44.8个月。
但在2018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了三代靶向药奥西替尼可以一线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前全球各地区的诊疗指南,也在陆续把奥西替尼推荐为首选药物。
因此究竟在何时使用阿法替尼,以及在考虑具体的使用剂量时,医生必须从患者自身角度出发,多方面考虑突变情况、转移情况、耐药情况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再做决定。
未来,我们仍然期待更多的前瞻性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阿法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更多的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文末互动】
看完文章之后,您对阿法替尼的相关使用问题都了解了吗?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有医学专家为您解答哦~
参考文献
[1] Wu YL, Zhou C, Hu CP, et al. Afatinib versus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sia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harbouring EGFR mutations (LUX-Lung 6):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14;15(2):213-222. doi:10.1016/S1470-2045(13)70604-1
[2] Kim Y, Lee SH, Ahn JS, Ahn MJ, Park K, Sun J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fatinib for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mpared with Gefitinib or Erlotinib. Cancer Res Treat. 2019;51(2):502-509. doi:10.4143/crt.2018.117
[3] Tu CY, Chen CM, Liao WC,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three maj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harbor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Oncotarget. 2018;9(36):24237-24247. Published 2018 Feb 4. doi:10.18632/oncotarget.24386
[4] Halmos B, Tan EH, Soo RA, et al. Impact of afatinib dose modification on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advanced NSCLC: Results from a global real-world study 2052 Adv Ther (2021) 38:2038–2053(RealGiDo). Lung Cancer. 2019;127:103–11.
[5] Hochmair MJ, Morabito A, Hao D, et al. Sequential afatinib and osimertinib i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final analysis of the GioTag study. Future Oncol. 2020;16(34):2799-2808. doi:10.2217/fon-2020-0740
推荐阅读:
奥西替尼——对于肺癌脑转移控制效果较好的第三代基因靶向治疗药物 基因靶向治疗,是指针对引发癌症的突变基因进行针对性治疗的方式。其中肺癌患者,主要是针对具有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性针对治疗,目前已经发展出了三代药物,第一代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为代表的,第二代以阿法替尼为代表。 第一代药物,抑制EGFR的作用是可逆的,所以一般用药10个月左右可能会发生病情恶化;而二代药物,对EGFR的抑制是不可逆的,对于癌细胞的阻断更持久。 但是使用该药治疗 后,也可能会发生耐药,所以三代药物奥西替尼就应运而生了。 奥西替尼 是针对存在T790M突变的患者效果最好,其选择性更强。 目前临床研究发现,奥西替尼对于发生颅内转移的肺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较好的控制脑转移。因为奥西替尼具有较好的穿透脑屏障的作用。 所以目前奥西替尼不仅用于二代用药后耐药、伴有T790M突变的患者,还可以用于伴随脑转移的患者进行治疗。 #哆咖医生超能团##健康科普排位##真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