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是肺癌靶向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剥脱、溃疡、瘙痒等症状。在使用EGFR抑制剂,如特罗凯(厄洛替尼)、易瑞莎(吉非替尼)、凯美纳(埃克替尼)、吉泰瑞(阿法替尼)、多泽润(达可替尼)等药物的治疗过程中,皮疹的发生率高达60%-80%。
(EGFR抑制剂引起皮肤毒性的机制)
尽管此前的一些研究认为皮疹的程度对EGFR靶向药疗效起预示作用,可能提示疗效较好。但较为严重的皮疹,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让人苦不堪言,甚至还可导致治疗的中断或治疗剂量的减少,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与疾病的控制。临床上约有8%-17%的患者因中重度不良反应需减小剂量或停药。
近期来诊的患者朋友中,就有不少为服用靶向药过程中出现中重度皮疹的患者,其中,在这些患者中也有不少为经抗生素、类固醇、抗组胺类药物等西医对症治疗后,皮疹、瘙痒缓解不显著,或停药后易反复的患者。
那么,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怎样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例肺癌靶向治疗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的病例。
病例分享
患者韩先生,67岁,2019年9月体检发现左上肺占位,双肺多发磨玻璃灶,同年11月进行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腺癌;基因检测:EGFR-18外显子突变,从12月22日开始每日口服吉非替尼片。
韩先生长期服靶向药出现不良反应,去年8月前来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患者咳嗽咳痰,胸痛,气短,腹泻、大约每日5次,食欲差,口苦;舌紫、舌体胖大、苔黄。中医辨证属痰热瘀阻,脾失运化;故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兼以温中止泻。自拟治疗验方:桃仁、芦根、地龙、红景天、血余炭、补骨脂等药,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服药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精神好转,于是继续以此方服用3个月。去年12月15日再次复诊时,韩先生自述咳嗽减轻,但仍有轻度腹痛,腹泻、每日约三四次,食欲差,胃胀,反酸,乏力,右胸隐痛。调整药方,继续服用。
期间每1-2个月复诊,至今年4月再次复诊时,韩先生此前所出现的症状明显改善,大便基本恢复正常,但头面部和背部出现皮疹,瘙痒。此次中医治疗主要针对皮疹,以清热祛湿凉血为治法,予以消疹止痒经验方。处方:刺蒺藜、地肤子、白鲜皮、蛇蜕、紫草等中草药,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
随诊至8月时,韩先生皮疹明显消退。经中药治疗后,患者未因药物副作用影响靶向治疗进程。
上述案例,患者以咳嗽咳痰和腹泻为主症而前来寻求中医治疗,初诊时邪实偏盛,辨证属痰热瘀阻,故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佐以止泻药。后期继续服靶向药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皮疹,此时经中医辨证治疗后,腹泻已见缓解,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因此,治疗主要针对皮疹。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靶向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一定要辨证施治,因人而治,因证用药。乐启生中医团队的敖杰男教授指出,临床上许多患者往往腹泻与皮疹并见,但二者的治则与用药存在一定矛盾:以清热解毒为法治疗皮疹,使用寒凉药物可能导致腹泻加重;而针对腹泻的健脾祛湿药物多性温燥,对皮疹的治疗会产生影响。因此,对腹泻与皮疹并见的患者,要辨别二者轻重缓急,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平衡药物比例并适时调整。
推荐阅读:
肺腾今日小科普: 问:吃阿法替尼40mg腹泻严重,是不是应该减量呢? 答:腹泻严重的话,其实看病人体重,病人体重高,尽量先以对症处理为主,不要上来就先减量。如果体重低,那就可以考虑先减药量,本来40毫克就是按欧美人的体重的最大耐受剂量,按中国大多数人的平均体重,可以算超过了。 病友追问:病人50kg,160cm,减量的话疗效会有差别吗? 答:50公斤,其实我觉得减到30毫克应该更合理。 今年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日本)结果,一开始使用阿法替尼20毫克,初始有效率和40毫克没有差别,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先20mg,如果有效,用一段时间之后耐药了,还可以加到30毫克或者加到40毫克,然后还继续能有效,从总的有效时间上看,逐次加量和直接用40毫克也没有差别。#肺癌# 留言入群,欢迎加入肺腾病友群,在群里说出你的疑惑和问题,专业医学顾问和多年抗癌经历的病友,一起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