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罹患肺癌的朋友们来说,不幸中的万幸就是还有靶向药物可用。
有药可用固然是好事,但用药绝不是开了药方,回家服用就万事大吉的。有些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坏习惯,会让我们的药白吃了,甚至加速耐药,危及生命。
科普君在此为大家盘点一下,觅友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坏习惯一:服药时间不固定,想起来就吃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能影响稳态血药浓度[1]。因此,在固定的时间服用靶向药,有利于稳定血药浓度,发挥药物的最佳药效。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大部分的靶向药服用方法为“一日一次”,患者需确定服用时间后,每日在相同时间点服用。
若服用要求为“一日N次”,一般需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N段,如一日三次就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可以是早上7点、下午3点和晚上11点。
如果盲目随餐服用,或早起吃,睡前吃,容易造成部分时段药物浓度过高,产生不良反应,部分时段药物浓度低,无法起效给肿瘤细胞喘息机会。建议定好闹钟,准时服药。
坏习惯二:经常漏服,还加到下次一起吃
长期服用靶向药物期间难免不小心漏服药物,到底怎么不要补服,怎么补?
常用的肺癌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奥希替尼、阿美替尼等)说明书中有标注[2]:如果漏服本品 1 次,应在患者记起后尽快服用。如果距离下次服药时间不足 12 小时则患者不应再服用漏服的药物。患者不可为了弥补漏服的剂量而服用加倍的剂量(1 次服用 2 倍剂量)。
不同药物要求的时间不同,如克唑替尼要求不足6小时不应补服,阿法替尼要求不足8小时不应补服,具体时间请参考药物说明书。
靶向治疗是长期用药,所以偶尔的一两次漏服并不会对药效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特别注意,不能在下一次吃药的时候擅自增加药量补服,因为既不能补回疗效还有可能加大毒副作用。
坏习惯三:药片掰碎了吃,胶囊拆开来吃,把药溶解在水里吃
大多数靶向药均推荐整片随水吞服,不可咀嚼或压碎;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片剂溶解于水中服用。
药物的剂型影响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分解,如胶囊,对里面的有效成分起保护作用,避免胃酸过早溶解药物。因此如果将药物掰碎,或将胶囊拆开,药物疗效和持续时间可能会产生变化,导致药物疗效减弱或加强不良反应。
部分肺癌靶向药物在说明书中指出(如吉非替尼),如果患者不能整片服用药物,可以将药物溶于水中服用或通过鼻饲管给药,但是不能溶解在碳酸饮料中。
坏习惯四: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有的病友每天可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嫌麻烦,就将各种药物一起服用,这有可能引起大麻烦。
多数靶向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YP3A4酶)进行代谢,因此不能与CYP3A4 抑制剂和CYP3A4 诱导剂同时服用。
CYP3A4抑制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常见原因,抑制CYP3A4的药物将降低被其代谢的其他药物的消除,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3]。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而被CYP3A4诱导导致药物代谢加快、清除增加而使药物的治疗浓度偏低,达不到有效的治疗剂量,最终导致临床治疗失败[3]。
常见的 CYP3A4 抑制剂:
胺碘酮、西咪替丁、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地那韦啶、地尔硫革、多西环素、依诺沙星、红霉素、维拉帕米、伏立康唑等。
常见的 CYP3A4 诱导剂:
巴比妥类、卡马西平、糖皮质激素、奥卡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
因此服用靶向药物期间,应尽量避免同服以上药物。若确实需要以上用药,一定要提前告知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坏习惯五:时而空腹服药,时而饭后服药
大多数的靶向药,特别是肺癌靶向药都是建议空腹或餐后2小时后服用(如厄洛替尼、阿法替尼等),部分药物空腹或随餐服用均可(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奥希替尼等),当然也有个别药物是随餐服用(如阿来替尼、色瑞替尼等),这是其实都是根据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药代动力学最适宜靶向药发挥效力的时段。
这里要提醒病友们,空腹服药和饭前服药是不同的。空腹服药是指餐前1-2小时,或者餐后2-3小时服药,饭前服药是指饭前15分钟到30分钟内服药。
坏习惯六:出现不良反应,不复查不停药
肺癌靶向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腹泻、皮疹、肝功能受损、呼吸困难、食欲下降等。服用针对肺癌 EGFR 基因突变的 TKI 类药物(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阿法替尼等)可能会出现疲劳、皮疹、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服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的 TKI 类药物(安罗替尼)可能会出现高血压、乏力、出血、皮疹、甲状腺功能异常、高血脂和蛋白尿等比较特殊的不良反应。
当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复查,按照医生的指导减少药量,严重时需要停药并进行相关专科处理。不可自己擅自停药或不做检查继续服用。
坏习惯七:擅自增减药量
服用药物是一件严格且严肃的事情。部分患者认为疗效不错会擅自增减药量,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靶向治疗药物的毒性较轻,往往在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前已经达到靶点饱和,发挥了最大的抑制作用。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剂量,疗效无明显增强,反而增加不必要的毒性[4]。
突然增量或减量都会导致血药浓度产生波动,不仅影响药效,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科普君总结
靶向抗癌药物的出现为千万肺癌患者带来了期望和福音。现今,对于靶向抗癌药物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期望有更多的患者能从中受益。也希望正在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规律规范用药,让它们发挥自己最大的用处,为人们带来健康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药理学/刘克辛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吉非替尼、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克唑替尼、阿法替尼药物说明书
[3]张虹,范婷婷,方昱.细胞色素 P450 3A 4 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志,2009,29(4):317-320.
[4]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6版
作者:觅健科普君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推荐阅读:
吉非替尼耐药后怎么办? 上次讲到肿瘤靶向药的开山鼻祖——吉非替尼,有读者留言说“江苏的吉非替尼价格还是1000多/盒,只能报80%,8个月以后差不多耐药了。” 里面提到了价格与耐药的问题,这方面究竟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专门来讲一下。 2018年底,易瑞沙(吉非替尼片)通过「4+7」带量采购,大幅度降价76%,从2358元/盒降至547元。吉非替尼降价之后,各省市招标采购,对于吉非替尼价格的要求都是不高于4+7试点省市的中标价格,也就是说,目前阿斯利康的原研药吉非替尼的中标价在各省均为547元。这个价格不仅是规定的销售价,也是医保支付价,医保报销也是以这个价格为标准的,所以按理说,只要是在公立医院,价格都应该为547元。 至于耐药问题,目前几乎所有的抗肿瘤药物都很难逃脱这个问题,目前观察到的是,无论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后疗效如何,都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耐药。关于耐药的原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大多数患者更关心的是:发生耐药后怎么办?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建议措施,目前,关于EGFR-TKI类药物耐药后的治疗,有以下措施[1]: 1、吉非替尼治疗耐药后, 停用一段时间, 再用吉非替尼治疗可能使患者获益, 这可能与肿瘤异质性有关。 2、同类药物交替使用,比如吉非替尼耐药后改用厄洛替尼;厄洛替尼耐药后使用吉非替尼; 3、以大剂量TKIs冲击治疗并予小剂量的TKIs维持治疗,比如给大剂量吉非替尼冲击治疗并给予小剂量药物维持; 4、吉非替尼耐药后可用阿法替尼; 5、靶向药物耐药用,换用化疗,这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段; 其他还有,联合单抗类药物、联合放疗、联合其他靶点抑制剂等。 总之,目前耐药后的治疗手段仍以TKIs联合其他治疗措施为主, 但是联合治疗不良反应较多, 如何找到更好的联合用药方式,降低不良反应,医学界仍在探索。 [1]高映浩,侯恩存,甘川.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获得性耐药后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4):2285-2289. 关注@科普达人阿源医生,get更多对抗肿瘤的“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