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针对EGFR的突变药物有很多,已经衍生出一代、二代、三代。
这部分靶向药,以优异的抗肿瘤效果和较低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广泛使用。
在肺癌术后人群,靶向治疗也被证实可以实现和化疗相当、甚至优于化疗的治疗效果。
但是,有很多病友依然很担心。
医生,我现在手术以后,如果提前把靶向药吃了,那将来如果复发了,我岂不是就没有靶向药吃了?
那我岂不是会很惨?
如果有一种靶向药,我现在可以吃,然后复发以后还能接着吃,那就好了。
那,有没有这么一种药呢?
答案是有的。
EVIDENCE研究
2021年,柳叶刀呼吸病学杂志上线了一项重磅研究,EVIDENCE。
这项由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专家周彩存和何建行教授领衔开展的临床研究中,纳入分期II-IIIA期合并EGFR突变非小细胞患者。
所有患者在手术以后随机分配至埃克替尼组和传统化疗组,最终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
最终,研究入组患者322例,接受埃克替尼和传统化疗的都是161名。
因为采用哪种治疗都是随机分配的,所以最终两组都是161名。
这种研究设计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人为的干预影响。
研究在2019年完成入组,并在2021.9正式上线。
最终发现,埃克替尼完胜传统化疗。
采用埃克替尼口服的人群,肿瘤平均控制时间47.0月;
而采用传统化疗的人群,肿瘤平均控制时间22.1月。
相比化疗组,埃克替尼显著降低了约64%的死亡风险!
ICOMPARE研究
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上,公布了这么一项临床研究——ICOMPARE。
在这个研究中,作者纳入肺癌术后口服埃克替尼的人群,基于其口服埃克替尼年限分为两组,即口服埃克替尼1年组和口服埃克替尼2年组,最终比较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
旨在评估,术后埃克替尼口服的最佳疗程是多久。
比较后发现,相比口服1年组,术后口服2年埃克替尼组的患者复发风险降低48.8%,死亡风险降低65.6%。
还有更厉害的。
研究者将研究中出现复发的那部分人群进行了再次分析。
截至数据公布,总共有51名患者出现了复发。
里面有32名患者选择在复发后再次口服埃克替尼,其中有2/3的患者实现了肿瘤最大径退缩30%以上(客观缓解率67.7%)。
基本上持平靶向药的首次治疗后数据。
客观缓解,指的是出现肿瘤最大径下降30%及以上的概率,是反应某种抗肿瘤药物疗效的最直观指标。
而且,所有复发患者都没有接受再次的基因检测,即所有埃克替尼都是在没有再次确认基因状态的条件下直接上。
这种情况下,还能实现这么好的肿瘤退缩,那真是很厉害了。
所以,肺癌术后可以用埃克替尼,因为优于化疗(EVIDENCE);
复发后还可以接着用,因为不会产生耐药(ICOMPARE)。
指南 & 适应症 & 医保报销
得益于EVIDENCE和ICOMPARE的优异数据,2021年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更新了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的指导意见。
推荐对合并EGFR突变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术后的埃克替尼辅助靶向治疗。
2021年6月,国家药品管理局(CFDA)批准了埃克替尼作为合并EGFR突变的肺癌术后患者的,辅助靶向药的适应症。
而埃克替尼的临床研究上线,是2021年9月。
在研究上线前,批准该药品的使用使用症,可见国家对这个药物的疗效认可。
2018年8月,在《相声有新人》专场上,郭德纲对自创公式相声的李宏烨夫妇如是道:
换言之,当大家对你的认可,不仅是口头的认同,还愿意花钱去认同,那你就是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说,埃克替尼无疑是成功的。
因为在2021年,埃克替尼作为术后辅助靶向药,正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口服埃克替尼,国家给你报销!
直到现在,这还是一、二、三代靶向药中的独一份!
从指南、到适应症、再到国家医保,我想不出还有更好的认同方式。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埃克替尼是国药之光。
在面对其他进口靶向药的咄咄逼人,它虽后发,却先至,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这个位置。
作为一个靶向药,它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取得了一个近乎满分的答卷。
首先,它疗效非常好。
相比传统化疗,口服埃克替尼的疾病控制时间翻了一倍都不止。
肿瘤控制时间,传统化疗组 22.1月,埃克替尼组 47.0月。
其次,它的安全性非常好。
传统化疗组,发生较重(≥3级)不良反应的比率高达61.2%;
埃克替尼组,发生较重(≥3级)不良反应的比率仅为10.9%;
再次,它的用药有国家医保局托底。
最厉害的是,手术以后用它可以增效,复发以后再次用它,还是有效!
所以,埃克替尼有两条命!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针对术后IB期需要辅助治疗的人群,虽然这部分不是医保报销对象,但埃克替尼依然配备了人性化的慈善赠药。
守住钱袋子,就是守好命根子。
中国企业造福中国百姓,不愧国药之光!
最后提一句,EGFR突变肺癌术后要想疗效好,咋办?
很简单,埃克替尼吃两年。
不贵,反正医保有的报。